满级大佬回村搞事[八零]_第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节 (第2/2页)

 下拨的资金层层下发,层层留点儿。嗯……大家都不容易嘛。
  “拨到乡财政账上的钱。”颜长民沉吟一会儿,对季小冬说:“乡里拿五层,两层给你们村集体,三层给你们合作社,怎么样。”
  季小冬讨价还价:“乡里拿四层,给村集体三层。”
  颜长民想了想,羊毛出在羊身上,村里有事情也需要乡里拨钱,这里多给村集体钱,其他地方可以少给。
  “可以。”颜长民同意:“按你说的,四三三。”
  “所有的资金都这么分吗?”
  “所有的,你还想要多少。”
  季小冬掰着手指算:“区里有吗?”
  “区里比我们还穷。”
  季小冬:……
  那好吧。
  “市里得有项目吧,省里也得有点吧。这两家,我们能申请下来多少?”
  颜长民想了想,说:“市里基本上能申请下来。毕竟你家草莓宁泽市出名了。省里得争取,难说。”
  颜长民边说边打开办公室的立柜,给季小冬找出一份其他人的申报书,给季小冬看。
  “你按照这个形式,写申报书。”
  季小冬翻了翻,指着项目资金一栏,问:“这里,填多少钱?”
  “问市里要15万,省里要30万。”颜长民说:“项目书多写几份,顶上能拨的钱多着呢。”
  啧啧啧。
  颜长民狮子大开口,听得季小冬咋舌。
  她家赚了1万,在牌坊村,不是,在平安乡已经是富得流油的存在了。
  “能给我们拨多少?”
  季小冬忍不住动心。
  这不但还银行贷款妥妥的,还能发展别的事业。
  颜长民说:“难说。”
  他也不知道拨到乡财政账面上,最终还剩几个子儿。
  “不是,颜叔。”
  谈完正事儿,季小冬又恢复了跟颜长民之间的称呼。
  “你没跟区里说好,咱乡里的项目拨给咱多少吗?”
  颜长民心道,没你这么直接。
  “这样乱猜,咱乡里废这么多功夫,不能让别人摘果子呀。你得给他们划个底线吧。”
  你说的好有道理,可我不能这么办。
  颜长民说:“你小孩,不懂。这不合政治规矩。”
  “规矩都是人定的。”乡里钱少等于她到手的钱也少了啊,季小冬跟颜长民说:“我刚刚给你说分账,您不也给我分了。”
  颜长民:……
  那是因为你是小孩我让着你,不稀罕跟你一样。
  “我知道是颜叔您让着我。”季小冬提前把话说出来:“颜叔您大人有大量,有水平。有水平才能当领导,我相信您的水平,您也得相信区领导的水平啊?”
  颜长民:……
  让一个小丫头将了军。
  颜长民说:“是你有水平。不然你去区里给领导谈?”
  “叔,那不越级了吗。”季小冬说:“区大门往哪开我都不认识呢。”
  “下午我带你去认识认识。”
  “不、不好吧。”
  季小冬擦汗,为什么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颜长民说:“区政府跟银行挨着,你不去?”
  “去,怎么能不去。”
  其他都是假的,先从银行把钱贷出来把钢材买了才是真的。
  那些草莓地才是自己家目前最根本的立身之本。
  季小冬忧愁:“也不知道我爸妈在钢厂谈的怎么样。”
  正说着,敲门声响起。
  季海明和王荣花回来了。
  “怎么样,谈的怎么样?”
  季小冬看到俩人春风满面,猜着结果一定不错。
  “还可以。”季海明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一吨200块钱,还给我们铸成拱形钢管,不要加工费。”
  季小冬心里一算,比大钢厂便宜快一半。
  颜长民问:“你们订了多少?”
  “定了150吨。”
  “150吨?”季小冬疑惑的问季海明:“咱合作社里80亩地,按一亩地两吨算,至少得160吨啊?”
  季海明订的时候心疼钱,多10吨多2000块呢。
  “我,我。”季海明挠挠头,说:“我寻思着咱省着点用,150差不多也能够。就……就凑了个整。”
  “凑个整你咋不订200吨。”
  季小冬对季海明的“穷人思维”无语:“你现在省一点儿小钱,偷工减料,大棚质量不过关,将来损失更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