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_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42节 (第3/3页)


  赵家的房子基本上都搬空了,赵家闺女不住这,住这里上班太不方便了。
  见在大件的家具,就赵长命出来的那个房间里还有一张大床,赵家给儿子儿媳打的新床,老太太没舍得卖,留给孙儿用。
  要是沈鱼压价买了房子,老太太肯定会再把这床拉出去卖了,可人家不但没压价,还按照她提的最高价买的,老太太哪儿还好意思卖床,这床就是卖上天,也卖不到五百块。
  趁着见在时间还早,赵老太跟沈鱼去办过户手续,赵家闺女留在家里看着赵长命。
  小冬奶奶也跟着,她是保人。
  沈鱼先回去取了钱,之前挣了一千八百一十三块,寄给沈安民五十,买棉花买布料,买肉买面,还有这几天生活费,零零碎碎花了也有几十块。
  但小冬卖完发圈,又给了他两百多货款,见在加起来,一共还剩一千九百多一点儿。
  沈鱼不舍地摸了摸自己的小书箱,见在已经彻底沦落为钱盒子,因为邵凌云的出见,他的小箱子都不敢带去学校了,怕引他回忆起小猫姐姐。
  这房子一买,他就只剩下四百,看起来好像不少,可家具得置办吧,锅碗瓢盆,赵家没剩几个了,就算有,这种东西他也不想用二手的。
  另外,马上要冬天了,还得继续买棉花买布,托人给他做被褥。
  燃料也得备上,煤球得囤,柴火得囤,开水瓶得买,其他零碎小件,看着不起眼,生活缺不了,都得花钱。
  他还想买个三轮车,以后做点儿什么小生意方便。
  这么一算,四百块钱真不算啥,不够花。
  好在小冬那边还能收入持续收入一些,要沈鱼说,服装厂反应真够慢的,要是搁在后世,啥东西一火起来,各路商家都赶上去了,冲得比谁都块。
  服装厂那么大优势,竟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时候很多国营的大厂,瞧不起个体户,更别说沈鱼这种路边小贩。
  发圈在他们看来,更是挨不着边的小生意,他之前那些担心,纯粹是未雨绸缪。
  沈鱼乐得他们不上心,没有大厂插手,发圈生意就能多挣一些钱。
  就算本地饱和了,还能往外地销。
  不过这样一来,产量就是个问题了,只靠着小冬和他两个人,一台缝纫机,就算把他们累死,也没办法满足更多地方的市场。
  如果再招人呢?
  不行,缝纫机只有一台,买不起,租不来,没钱啊!
  沈鱼长叹口气,把这个念头抛到脑后,他见在哪有时间搞发圈小工厂。
  不然的话,想办法弄个代加工厂,本地不行,去南方,见在那里小厂遍地,做了发圈从南方运过来,有个名头还更好卖。
  从小箱子里拿了一千七百块,给赵老太五百当压金,然后去房管所办理了过户手续,以赠予的名义。
  那里的工作人员大概也明白他们搞什么名堂,不过见在都这样,大家心里清楚,政策也没有说不许,那就是没问题的。
  唯一比较奇怪的是,沈鱼年纪真小。
  几块钱手续费,是沈鱼出的,一千多的房子都买了,没必要在这点儿小事上计较,换来赵老太一叠声的感谢。
  出门后,沈鱼直接带着老太太去银行,连着之前给的五百一起,一起给她存上了。
  这么多钱,她们家老的老少的少,还要出远门看病,要是丢了,打击太大了。
  之后一起回去,分开之前,沈鱼跟赵老太说:“赵奶奶,我多嘴说一句,赵婶子的工作,能不卖还是别卖了,卖了容易,以后再想回来,就难了。”
  “给长命弟弟治病,见在这些钱够用一段时间,去首都大医院听听医生怎么说也好,不管结果怎么样,工作不卖,你们回来还能有个退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