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日、、转正 (第3/5页)
工了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他们、转正了! 几个公安上去就给罗海成和韩青云撂倒在地上,兴奋地叠罗汉一样压上去,“哈哈,脱、产!” 韩青松:…… 孙卓文和黄伟忠很是忐忑,他俩算文职人员,何去何从啊? 孙卓文:“韩局?” 韩青松看了他俩一眼,“特派员们也需要做政治工作。” 韩青松负责的是各公社的民兵和治安,不管县城里面,和另外两个副局的工作内容半点不冲突。特派员的工资、福利、思想政治工作等等,也需要有人来负责,他俩正好,兼职他的秘书。 两人激动得赶紧跟韩青松敬礼:“多谢韩局!” 虽然以前是公社公安局副局长,那就是一个名头,好听好看而已,实际公社公安局随时都会被撤销。之前他们想过最好的安排就是在公社谋个职位,没想到现在可以参与县工作,自然是更好的。 韩青松又根据需要把他们分编一下,谁负责哪个公社,工资福利就由那个公社发。另外还得跟县武装部申请给特派员们配置自行车和手/枪,普通特派员20发的驳壳枪,罗海成和韩青云可以配54手/枪。 后续的交接以及琐碎事务都交给孙卓文和黄伟忠,韩青松则带着林岚和孩子们去县里收拾房子。虽然不搬家,但是炕、锅灶要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韩青云也跟大队借了骡车,又带上俩人往县里送土坯和砖瓦,去帮韩青松修理房子。 去的时候,韩青松骑自行车驮着林岚,大旺骑着长江750,后面坐着二旺,麦穗抱着小旺俩坐在挎斗里。 等韩青松带着林岚到了城里,就见几个孩子在路边溜达呢。 麦穗灰头土脸的,她捂着肚子有气无力地坐在路边,二旺拿着水壶站在旁边。 林岚问道:“哎呀,这是咋了?” 二旺:“姐颠得吐了。” 林岚:“大哥咋不慢点呢?” 大旺一脸无辜:“并不快。” 麦穗:“不快的,太热。” 坐挎斗里上面太阳烤着,热风裹挟着尘土拍在脸上,还有散热管喷的热气,加上颠簸,还真是……她感觉到传说中晕车的滋味儿。 休息一会儿,喝点水,麦穗就恢复差不多。林岚想让她坐自行车,麦穗偏不服输,她和二旺换位置坐在摩托车后座。 这一次好多了。 一口气到了家属大院,孩子们进去瞅瞅,“娘,城里人住得这么挤啊,还不如咱家大呢。” 林岚:“这还算好的呢,你们没听小三哥说嘛,住筒子楼的,有些人家五六口挤在巴掌大的房间呢。” 小旺眨眨眼,不解道:“娘,那他们为什么都想来城里啊?” 知青们不爱下乡,都想回城,可城里住的也不好,还不如乡下呢,这是为什么啊? 二旺笑道:“城里人上班月月固定领工资、买商品粮、发各种券和票。乡下人上工挣工分,一年到头分不到几块钱,券和票更没有。” 领工资和挣工分就截然不同的,领轻松又体面,挣就带着挣扎、挣命的辛苦味道。 麦穗也道:“咱们觉得乡下好,那是因为爹娘能干,咱家条件好。你看有些人家,破烂的茅草屋子,下雨漏水,刮风漏风,一年到头要借别人家粮食救荒。” 在乡下盖间屋子那是从祖辈就开始积攒的,比城里更不容易,城里还能分呢。就算城里房子不是免费住,一个月也交不到两块钱,已经很便宜。 在他们聊天的时候,大旺已经火速勘察一遍,里里外外都没放过,每个破损点、漏雨点、需要修缮的地方都心中有数。 邻居们听说韩局要搬过来,在家的都过来道贺,大家一个单位上班,回来还是邻居,自然要好好处着。林岚跟他们借了水桶、笤帚等家什儿收拾卫生,但是婉拒了那些要过来帮忙的邻居。 韩青松带着韩青云几个,按照林岚的要求把屋子修缮归置一下,东间的炕也照着西间来,因为暂时不搬过来,家具先不置办。 两天就把房子修缮一新,盘炕、通烟囱,烧火做饭都不耽误。 初九这天韩青松生日,林岚下午早早回家,她先收拾一下屋子,再去菜园摘菜,回来洗洗涮涮。 为了庆祝韩青松升职、分房子、过生日,决定杀鸡犒劳一下一家人,不过她不敢杀鸡,只能等大旺和二旺回来再说。 她坐在院子里织会儿毛衣,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 “娘,我回来啦!”四点左右,小旺跑回家来。 林岚笑道:“今天咋这么早放学?” 小旺:“老师们有事就给我们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放在炕上又跑出来,“娘,我帮你摘菜。” 小旺非常认真地履行老儿子的职责,他在学校和别的同学沟通过,老儿子就是要给爹娘养老,在家里抢着干活。 他寻思哥哥姐姐们以后出去工作辛苦,小三哥还要去一浪浪浪浪的,那他可得好好照顾爹娘。 林岚时不时地看他一眼,老母亲自带滤镜,觉得小孩儿又俊又可爱。 他穿着林岚做的藏青色棉布短裤和本白色短袖衫,夏天他不喜欢腰带束缚,她都给做背带款。他蹲在水台那里很仔细地摘菜洗菜,那气质跟研究乐谱也没差的,这孩子不管做什么总是认真而投入,从来不敷衍。 林岚看他那认真劲,心里软软的,“小孩儿,咱家是不是有只老母鸡不下蛋了?” 小旺扭头看她,“娘,咱要杀了它吗?” 林岚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