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曲辕犁 (第2/2页)
“掉头,对,还没有到田埂,孟德你不要慌!” 夕阳下,君臣二人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却看呆了马钧等人。 曲辕犁,竟然当真如此神奇! 明明犁头这么小,骨架也小,却翻出了大量的新土。 这意味着什么? 以后耕种,一人一牛即可! 古人为什么说三口之家,就是因为耕种需要三人合力。 每当朝廷征徭役,农忙之时,三口之家可以免于征召。 现在家中只需要一人即可! 虽然耕牛还没有普及……人力有限,但是跟着这样的陛下,百姓何愁没有出路? “此乃国之利器啊!” 马钧异常振奋。 红薯、玉米能够增加粮食产量,而曲辕犁能够加快耕种。 百姓更省力,也有时间耕种更多的土地。 而大汉的粮食,也能够更多! 接下来的三天,马钧率领匠人彻夜不停,打造农具,打造曲辕犁。 刘辩把军中的匠人召集起来,给马钧调配。 不得不说,指挥着上千人,马钧依旧游刃有余。 对于匠人之事,他有着极大的热情。 “封马钧为给事中!” 马钧打造出了三千具曲辕犁,刘辩的赏赐在同一时间下达。 有了曲辕犁的帮助,还不够! 为了解决畜力不足的问题,刘辩大手一挥,淘汰军中驽马,用来耕种。 驽马即有缺陷的战马,在作战时受伤,或者老迈,跑不动。 它们不如耕牛,却也解了燃眉之急。 春耕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命并州刺史张杨,想办法给朕弄来一批战马和耕牛,朝廷出钱!”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张杨既然得了刘辩的提拔,就该体现出价值。 二月下旬,张杨送来了千匹骏马,和五百头肉牛。 所谓肉牛,就是不适合耕种,脾气火爆,未经训化。 刘辩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张杨尽力了。 因为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 第一,中原王朝不向草原出售铁锅等产品,怕被制作成兵器。 第二,草原民族不向中原王朝提供战马和耕牛,怕被反过来攻打。 简单地说,这些都是战略物资。 只是时至今日,走私屡禁不止。 就在刘辩愁眉之际,贾诩给出了一个建议。 “陛下,幽州牧刘虞,乃是忠义之士,您不妨下诏,让其筹备物资。” “刘虞?” “不错,灵帝在时,幽州有张纯张举反叛,勾结草原,攻略郡县。朝廷派遣刘虞前往平叛,平定战乱后,刘虞为了安抚异族,与之互市,幽州得以安定。” 开了贸易市场? 刘辩无语了,怪不得后面乌桓、鲜卑变得如此强大,反咬中原一口。 弊大于利啊! 与其便宜了地方,刘辩不如分一杯羹。 “好,拟旨吧!” 刘辩一旨诏书送往幽州,刘虞非常高兴。 之前他听闻董卓占据了京师,担惊受怕好一阵子,现在终于放下心来。 陛下要战马,要耕牛,要牲畜。 幽州是边境,哪怕再穷,也要拿出来! 刘虞筹集了战马两千,耕牛三千,派人送往京师。 等到物资运来,可惜已经是四月份,错过了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