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独孤皇后_第210章 酒后吐真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 酒后吐真言 (第2/3页)

共苦数年,此刻殿内没留半个宫女内监,说话更自在些。
  周静帝心绪甚好,酒后面色微红,说起旧时的事和如今朝中形势,不免跟杨坚论及徐公望、高探微等人,末了道:“……那个高文焘还活着?”
  “刑部连夜审讯,案子与他无关,目下暂押在狱中,尚未处置。”杨坚回答。
  “我知道。”周静帝皱眉,“牢狱里辛苦,暴毙了罢。算是给高探微的贺礼。”
  杨坚神色微僵,看向上首的皇帝。
  从淮南至京城,父子二人隐忍多年,周静帝暗中筹谋夺回帝位的事情,杨坚也出力不少。一家人彼此陪伴熬过阴霾,终有今日的君临天下,确实令人快慰。然而但凡涉及旧事,却难免有小争执。
  关于独孤家女眷的事如此,高家的事更是如此。
  先前高文焘入狱时,杨坚就曾探过口风,彼时周静帝正忙,没说处置的打算,他也不曾僭越。而今既然说了要暴毙,可见是想将高家男丁都置于死地。
  杨坚稍作犹豫,道:“父皇,儿臣以为不妥。”
  “不妥?”周静帝目光稍沉。
  “高文焘固然该惩治,却罪不至死。”杨坚起身,给周静帝添茶,“我知道父皇是想给大哥报仇。儿臣也深恨高家,但当日的事,是高探微父子所为,与孙辈的高文焘等人无关。高探微父子必须为大哥偿命,至于高文焘……儿臣以为,发配充军即可。往后处境如何,全看他自己造化。”
  “高家害死的是我儿子,你的哥哥!”周静帝面露不悦,将他斟的茶推开,“你却说罪不至死?”
  “父皇请听儿臣说完。”杨坚掀袍跪地,“大哥和母妃的事,儿臣时刻未忘,高探微父子和独孤玄必须偿命!而至于旁人,倘若父皇当真要他死,自然无人能阻拦。莫说高文焘,就是让整个高家陪葬,也轻而易举。可若真如此,朝臣百姓,会作何感想?”
  “朕就是要他们知道,天家威严,不可侵犯!”
  “高探微父子和独孤玄偿命,足够让那些人长教训。父皇初登大宝,内有徐公望之辈居心叵测,外有西梁虎视眈眈,太上皇虽在石羊城,倘若西梁要送回,不得不迎入宫中。此时最要紧的不是复仇,而是收服人心。父皇——”杨坚跪地而拜,言辞恳切,“父皇登基之前,朝中有多少个高家、独孤家?数不胜数。高家是个例子,父皇若为昔日仇怨严惩,那些人胆战心惊,未必敢归心,真心辅佐父皇。”
  这道理周静帝明白,然而念及逝去的爱妻长子,却是怒意更甚。
  杨坚缓了语气,“倘若父皇按律论处,不作牵连,朝臣没了后顾之忧,必定感念天恩浩荡,诚心归服父皇。母妃和大哥在天之灵,必定乐意见此。”见周静帝脸色犹自阴沉,续道:“倘若高探微、独孤玄的命仍不能消了父皇怒意,待朝政稳固后再行处置高家其他人,又有何不可?”
  最末一句,算是称了周静帝的心意。
  他将杨坚盯了片刻,才抬手道:“起身吧。跪着也不嫌累。”
  杨坚依命而起。
  旁边段贵妃见他面色稍霁,这才柔声道:“英娥,给你哥哥添茶。说了半天,嗓子该干了。”说罢又捧了茶杯送到周静帝面前,“太上皇也是,都是至亲父子,多少风浪过来了,还动不动就虎着脸,不肯耐心教导。皇上是诚心为太上皇考虑,拳拳孝心,臣妾都看得出来。”
  她膝下无子,将乐安公主抚养长大,加之性情温顺,安分守己,周静帝纵对发妻情深义重,待她也颇礼遇。
  婉转带嗔的劝言将怒气消去不少,周静帝瞪了杨坚一眼,“就只会给朕添堵。”
  “儿臣愚鲁,还需父皇多加教导。”杨坚带出一丝笑意。
  周静帝也不再计较,“罢了,此事我再想想。”
  杨坚拱手称是。
  于是添酒添茶,殿中恢复融融之乐。
  南熏殿中,伽罗盘膝而坐,静候杨坚归来。
  谁知暮色四合时,未等她动身,杨坚竟先来了。
  宫廊两侧虽已点了烛,却并不济事。他身上还是赴宴时的皇上冠服,应当还未回寝处换衣裳,身后并无随从,只踏着暮光大步走来。
  伽罗忙迎上去行礼,晚风中闻见他身上的酒气,不由诧异,“殿下?”
  杨坚将她容貌衣衫打量,窈窕的身段衬着妩媚面容,赏心悦目。她平常虽也装扮,却很少这般精心,更不会刻意点染眉目双唇,增添风情。
  着意的装扮是无声的示好,她笑意盈盈,意态柔美。
  杨坚忽然觉得很愉快,微微一笑,道:“很好看,是过节的样子。有茶吗?”
  茶当然是有的,伽罗忙请他入内。
  他今日心绪不错,伽罗尽量收敛敬惧,冲茶给他斟上,双靥含笑,“殿下似乎喝了不少?”
  杨坚笑而未答,目光在屋内逡巡。由窗台至书架、桌案,最后停在砚台笔架上。听侍女回禀说伽罗打听过鸾台寺佛事的时间,近日又极认真的抄经书时,他颇感欣慰,而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