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76_第128章 大旗照相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 大旗照相馆 (第2/2页)

家待着怪碍手碍脚的。”
  大姨夫也点点头。
  第二天,大姨一家人便噼里啪啦离开了。
  三舅母又住了一天后,也自觉无趣地回家去了。
  白宗照相的事儿果然如刘清涛所说,被人介绍过来求帮忙的越来越多。
  幸好刘清涛帮着定了个门槛儿,很多不想花钱的或者觉得50块钱太贵的,纷纷自行离开了。
  白宗又干了两次活儿后,临街房也终于找到了。
  这房子在比较繁华的地段,而且破损不算严重,所以略贵一些。
  哥俩花1000块钱买了下来。
  由于临街的一面在房后,白客又从工地找来两个民工拾掇了一番。
  “照相馆的名字叫什么好?”
  “就叫你的外号吧,大旗照相馆。”
  “嗯,好多人都知道俺这个外号。”
  又是老爸帮着写的招牌,做好以后挂到了临街的店门前。
  然后白宗就成了一名个体户了。
  没办法,眼下私人还不能开公司。
  只能先弄个个体户干干了。
  其实这个体户的很多设备,白客眼下也买不起。
  比如彩色扩印机。
  这玩意眼下得二十来万。
  而白宗和白客哥俩这两年干工程、倒卖中药材总共也就赚了十五六万。
  刨去在房地产、古董等方面的投资,手里的现金只剩下十来万。
  只够买半个彩色扩音机。
  不过,眼下买彩色扩印机一点意义都没有。
  全国也就京都、羊城、尚海等几个超大型城市有这玩意。
  而一般的大城市根本就用不上。
  因为消费彩色照片的人还相当少。
  花二十万买这么个大机器,十年二十年都回不了本儿。
  白客他们这种小县城更不用说了。
  起码要等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彩色照片才开始渐渐普及。
  等到那个时候,白客十有八九都已经是百万富翁了,二十万对他来说也算不了啥了。
  再说,那会儿彩色扩印机肯定要便宜很多了。
  因为这年月,人们口袋里的钱虽然很少,但电器的价格却高的离谱。
  年初,哥俩花360元从奉天背回一台黑白电视。
  五一前,白宗又给表姐送了一台。
  五一后,哥俩又花了800多块钱从新百货搬回一台冰箱。
  钱虽然是白宗出的,白策和秦咏梅却心疼的不行。
  这可相当于他们两口子一年的工资啊。
  白策和秦咏梅眼下心里都有些不平衡。
  从80年上半年以来,像老师、警察这样事业机关单位的工资渐渐开始被企业落下了。
  因为这个时候企业开始在普通工资之外有了另一种工资——效益工资。
  也就是若干年后所说的奖金。
  比如像刘清涛这样的纺织厂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块钱。
  而秦咏梅和白策这样,每个月工资有四五十元。
  但纺织厂效益好的时候,每个月都会额外发放效益工资。
  这效益工资往往比基本工资还要高。
  所以,一个小企业的青工有时候比机关事业单位的老职工挣得还多。
  当然,他们的那点效益工资跟白宗的照相馆比起来,简直就是毛毛雨。
  白宗还没开照相馆前就隔三差五有人过来找他照相。
  开了照相馆后,更是顾客盈门了。
  每天至少要跑两个地方。
  有时甚至要跑三四个地方。
  白宗出去时,鲁亚楠就过来帮着打理照相馆,有时候刘清涛也过来打一打下手。
  白客建议白宗再把费用涨个一二十块钱,以达到供需平衡。
  白宗却不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