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76_第171章 相见不如怀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相见不如怀念 (第1/2页)

听于秀波唱着,白客和吕光也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
  最后,连木讷笨拙的孟繁明也跟着动起嘴巴。
  于秀波学习成绩一般。
  上一世的时候,她到了中学后更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但无论如何,于秀波给人的感觉都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学生。
  加上她的父母不是干部就是知识分子。
  举止修养看起来也颇为优雅。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到了中学后期,她竟然和学校的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混到了一起,最后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小马子。
  若干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两劳释放人员,在个体服装大厦靠贩卖服装为生。
  不管人家是放飞自我,还是自甘堕落,那都是她自己选择的人生。
  吕光则是一个让小男生们都有些害怕的彪悍女生。
  因为她长得人高马大,又经常欺负小男生们。
  所以,大家私下里就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毛驴”。
  白客上中学后跟她再没有交集。
  可高中毕业后,有一天在街上碰到了吕光,白客这才发现吕光其实就是个身高一米六四,身材苗条的文静女孩儿。
  所以说,真实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所需要的起承转合,充满了各种意外和出人意料,充满了各种不俗套。
  孟繁明臂膀有力,在前面闷着头奋力划着,白客则在后面不太费力地跟着划水,不知不觉就划到边界上了。
  所谓的边界就是用几个大浮筒还有一些玻璃球串在一起拦起来的一道绳子。
  绳子下面挂着所谓的防鲨网,至于真有鲨鱼假有鲨鱼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要是拨开玻璃球和绳索的话,就可以继续向深海挺进。
  但白客他们小学生,哪敢干这种事,触了网,赶紧往回转。
  这会儿,90分钟的时间才消耗掉半个小时,回去太不划算。
  孟繁明和白客只好把船头拨向一边,继续划着大圈迟迟不肯上岸。
  直到时间快到了,才奋力划回岸上。
  等四个人回到岸上时,正好是中午了。
  同学们聚在一起吃午餐。
  就是面包香肠汽水之类的,虽然简单,但大家在一起吃,也一样吃得不亦乐乎。
  吃完午饭稍事休息之后,白客和几名班干部又组织各种活动。
  比如钓瓶子、打气球、寻宝等等。
  然后再自由活动。
  等到下午三点钟的时候,这一次集体活动就算正式结束了。
  大家坐上车子,一路唱着歌儿往回赶。
  白客贪婪地看着这一张张欢快稚嫩的小脸,极力地记住他们,期待有一天在街上碰到某个人时可以一下叫出他的名字。
  根据上一世的记忆,小学的同学们升入中学后,有一半儿的都再也没有见到过了。
  一些人没能升入同一所中学,没有机缘碰到。
  一些人搬到了外地,也没有机会再见。
  还有一些人长破相了,即便在街头碰到也擦肩而过。
  黑石公园旅游回来后,白客他们这一届的同学们都纷纷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再有一个月就将面临小学升中学的考试了。
  不过期末的紧张复习也意味着白客可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了。
  他可以抽出更多时间来操劳自己的生意,操劳家人的琐事。
  奉天那边,杨医生的外甥关剑办事还算麻利,白宗离开一个多星期后,关剑就把营业执照办下来了,房子也找到了。
  当然,像往常一样,白宗也是买下了房子。
  奉天的房子比小县城贵了很多,买一套大宅院花掉了1500多块钱。
  简单收拾之后,就开始从县城往奉天铺货了,电子产品和中药材样样都不少。
  然后,关剑就开始四处跑销售。
  在小县城本部,三表姐凤琴也四处跑销售,当然很多关系都是白客提前联络好的。
  与此同时,韩盛的玉米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在东北转了一个多月后,韩盛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小县城,来白家吃饭。
  吃着吃着,秦咏梅压低声音说:“韩大哥,你那个,给你找到了啊,要不要去看看?”
  韩盛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啥,顿时激动地筷子都拿不住了。
  韩盛肯定是想见一眼自己的那个儿子的,但嘴里还是磨磨唧唧:“不会打扰别人的生活吧?”
  “怎么会呢,你偷看几眼就好了,那你还想咋样啊?”
  “对,对我就老远地看几眼。”
  秦咏梅一抬眼看到白客还在一旁,腆着脸目不转睛地听着。
  连忙挥挥手:“行了老儿,大人说说话啊……”
  白客涎皮赖脸地坐着不动:“俺就听一会儿嘛,或许可以帮上大大的忙呢。”
  韩盛也在一旁说:“对,对,小白客说不定认识他。”
  秦咏梅拿起小本子:“他在光明小学读四年级,名叫夏仲江。”
  白客连忙说:“光明小学我很熟悉,四年级也有好多认识的同学。”
  秦咏梅撇嘴:“净吹牛,你在红旗小学上学,怎么会认识光明小学的人。”
  “人家才没吹牛呢!人家是大队长,各个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