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76_第255章 深渊凝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 深渊凝视 (第1/2页)

若干年后,有一位打拐专家说,在所有破获的打拐案例中,没发现一起采生折割的被害人。
  他说的是实话。
  因为采生折割只有可能出现在七八十年代以前。
  在七八十年代以前,人是不值钱的。
  连拐卖人口都很少有。
  各家各户随便生,都一大堆孩子。
  你想要孩子,送你一个好了,不行再倒贴你两斤棒子面儿。
  很多八零后九零后的孩子们都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大人,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基本都是棍棒侍候。
  好像那些大人们很没人性,很残忍粗鲁。
  可大人们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在物质贫瘠的年代里,人不可能值钱。
  为了营救集体的一根木头他们都能自愿送掉性命。
  拿东北来说,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它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
  可每年还是动不动就有成年男子为挖点红泥巴送掉性命。
  或者因为买冬储大白菜被打的头破血流。
  随着经济搞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再加上著名国策的推广。
  80年代中期以后,人也越来越值钱了。
  但这个时期也开始出现拐卖人口现象了。
  拐走一个小孩儿,少则能卖几百块钱,多的能卖几千块钱。
  谁还去摧残他干什么?
  所以,现代如果真有采生折割的现象。
  那也只能出现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当然,白客只是胡乱猜测。
  就算不是采生折割,这些残疾儿童出来乞讨,多半背后也有大人盯着。
  白客旁观了一会儿。
  两个残疾儿童可怜巴巴地乞讨,围观的大人们纷纷慷慨解囊。
  在这个年代,人们是如此的单纯。
  黑木耳还只是普通的菜肴,杨伟也只是一个人名。
  至于乞讨者是真是假,他们更没有能力分辨。
  等到围观的人渐渐稀少时,两个流浪儿童才暴露他们小二流子的本色。
  他们数着讨来的钱,得意地笑了。
  然后又点燃了香烟抽起来。
  但突然之间,他们的笑容就凝固了,甚至有些惊恐起来。
  白客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
  果然,在不远处电线杆旁站着一个身形瘦削的男子。
  他一只手揣在口袋里,一只手夹着烟慢悠悠地抽着。
  打眼看去,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男子。
  面容瘦削,眼眶深陷。
  走在人群里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
  可白客一旦接触到他鹰枭一般凶狠的目光时,还是忍不住不寒而栗,连忙看向一边。
  他的目光不仅凶狠,而且警觉。
  幸好白客穿着学生服,完全是个半大孩子的模样。
  没被他注意到。
  马路对面就是工人俱乐部的大楼。
  白客以前经常拿着老爸的工作证来看图书杂志。
  白客又偷偷打量几眼,低着头钻进俱乐部里。
  正好一个书架旁就是窗户,可以看到乞讨儿童的位置。
  白客就假装看书,然后偷偷观察外面。
  一直等到天渐渐黑下来,路灯开始亮起来。
  那两个乞儿这才收拾行囊,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了。
  白客这会儿还不敢出去。
  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要是追出去,就正好被那个瘦削男子盯上了。
  果然,白客稍微驻足一会儿,那个瘦削男子才出来了,跟上了前面的那两个小孩儿。
  白客也连忙跟了出去。
  半路上,瘦削男子也很警觉,不时停下脚步回头张望。
  好在白客对这一带比较熟悉,知道哪里可以躲避视线。
  一路跟着,来到一个小胡同里。
  这是火车站后面的平房区。
  最近两年,旅店业略微放开了。
  允许个体户经营小型的家庭旅店。
  瘦削男子在一个居民院门前停下来,又回头看一眼,这才推门进去。
  等男子进去好一会儿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