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宫阙有贪欢 第58节 (第2/2页)
诺。”二人抱拳应声。 “若是静太妃去过……”林城顿了顿,“就再去查,静太妃近来在旧宫都做些什么。一应日常起居只消能打听到,尽数来禀。” 这吩咐古怪得紧,两名无踪卫不由得相视一望。 但下一瞬,便也应下:“诺。” 这样简单的差事,对无踪卫而言不费吹灰之力。只过约莫半刻,林城就得到回禀,得知静太妃早先的确去过那处北边的园子,还在山坡旁放了半晌风筝。 临近傍晚,他让打听的其他事情也已禀来许多。林城听罢屏退旁人,找到张庆生,见面就问他:“张公公今晚可当值?” “一会儿轮值。”张庆生笑笑,“下奴两日没合眼了。” “那正好。”林城颔首,“在下请张公公喝顿酒,张公公也可睡得沉些。” 张庆生听得一愣,转念便知林城约是有事。他于是没有推辞,带着林城到了自己所住的院子,屏退旁人,自去取了酒来。 二人在院中石案边落座,林城摸出一枚银锭,放在桌上:“酒钱。” 张庆生笑了两声,没说什么,将银锭收入袖中。 林城斟着酒,开门见山道:“我找人查了,早些时候静太妃去北边的园子里放了风筝。陛下回来时心情不佳,应是见着了他。” 张庆生愕然,回过神,不禁扇了自己一嘴巴:“下奴这差当的!没看见静太妃就算了,风筝竟也没看见。” “公公事多人忙,一时疏漏也不打紧。”林城笑笑,“我请公公一叙,是想求公公帮个忙。” 张庆生忙道:“大人太客气了,有什么事直言便是。只要下奴帮得上,必不推却。” 林城视线微凝,白瓷酒盅再指间转着:“那处山坡,静太妃近来几乎日日都要去。我想请公公行个方便,明日差不多的时辰,还让陛下去那边散步。” “啊?”张庆生怔住,接着就问,“为何?” 林城一哂:“公公还是不问的好。” 张庆生眉心锁起。 “若是这样,下奴不能帮您。”他执起酒盅,一饮而尽。 烈酒辣喉,张庆生放下酒盅,重重地舒了口气:“下奴知道陛下与您是表兄弟,若放在先前,下奴愿意给您行个方便。呵……挨了一刀的太监嘛,不懂行事圆滑,如何在宫中立足?” 林城点点头,拎起酒壶,为他又添了酒:“那如今为何不肯了?” “大人,那天您可看见了。”张庆生望着他,“剑都刺到眼前了,下奴去挡,是陛下硬将下奴推开了。这话说出来,下奴不怕您去告状——下奴去挡那一剑的时候是在赌,赌自己若不死就有救驾之功,自可换得荣华富贵。可陛下九五之尊,把下奴推开他可什么都捞不着。” 张庆生仰首,又饮尽一盅酒:“下奴当时就想,日后下奴这条命就是陛下的。但凡会对陛下有一定点不利的事情,下奴都容不得。” 林城看看他:“公公觉得我会对陛下不利?” “您不会。下奴知道,您此番多半是为着陛下好。陛下他也念着静太妃,这下奴也清楚。” 张庆生顿了顿:“但之前的事您也知道——一个是当朝新君,一个是太妃,朝臣们口诛笔伐,说得多难听?陛下顺心紧要,可一世英名更紧要,您不能为了这一时之快,让陛下再背上骂名啊!” “说得也是。”林城低眼笑笑,应得有些敷衍。 言及此处,他就不打算再与张庆生多说什么了。他们想法不一,可张庆生也不过是忠心而已,谁也不必强求谁。 况且有些事情,他也不便擅自与张庆生多言。 他只是有些心疼苏曜。 这位表哥,如今看似站在了众人之巅,实则与儿时也没什么两样。 没什么人记挂他,也没什么人能让他记挂。 他生母离世得早,先帝一连数年浑浑噩噩,一年未见得见他几回。 而崇德太子,也已离世十几栽了。 在很小的时候,林城私下里见过他因为彷徨无依而抹眼泪。后来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他突然变得不在意了。 他在人前成了谦谦君子的模样,那种贵气好像与生俱来。私下里他又是玩世不恭的样子,再没有过任何失落。 林城一度以为,他迈过了那道坎。 今日听来,却不尽然。 再做深想,他推开张庆生的举动也令人心惊。 林城只怕他在那生死攸关的一瞬里动过念头,觉得死了也挺好的。 林城觉得觉是那样,静太妃能让他在意,就让他继续在意下去好了。 朝臣的口诛笔伐算什么。 两个人年纪相仿,不就是因着先帝的缘故差着辈分吗? 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她的来处真不干净,也可日后再说。 饮鸩止渴有时也利大于弊。 只可惜,张庆生这条路走不通。又因张庆生已知情,若他擅作主张安排些什么,只怕也要被捅给陛下。 除非他能让张庆生挑不出错毛病。 林城与张庆生喝完酒便回到房中,躺到床上想了一宿该当如何。 临近天明时,他坐起身,锁着眉,舒了口气。